当前位置:搜读小说>都市小说>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第843章 留学生的原来这么多操作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3章 留学生的原来这么多操作吗?(2 / 2)

就拿第二种调查方式来说,从周墨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喜欢《雍正王朝》的观众比例最高,且观众的消费,观剧时间都比较长。

从内容上讲,《雍正王朝》中老四吃过瘪,被人坑过,当上皇帝之后就想着杀邬先生,和《朕》中福王那种一路顺风顺水的经历相差甚大。

这就说明,观众对于这种让主角吃一定瘪的接受程度还是有的。

周墨敢在《朱楼》中加入一定的“真实的无奈”,也是出于此。

大甜甜听到周墨的说法,趁着等红灯的时候,回头看了他一眼。

“这么说,你已经想好怎么回复观众们了”

“就实话实说,把自己的创作思路说出来呗。

《朕要做皇帝》的重心是争霸天下,《朱楼》的重点在朝堂争斗,二者的核心不一样,前者可以一直爽到尾,后者在情节设计上必须存在矛盾和挫折,不然就要损失逻辑性。

我觉得只要把这话说出来,观众们基本上就理解了。”

大甜甜眉头一挑:“你当初要改《大明风华》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我记得你当初把张导(张廷)说得脸都黑了。”

《大明风华》,山河公司的项目,2018立项,去年年底开拍,目前仍然在拍摄当中。

《大明风华》尚未立项的时候,张廷拿着剧本找到周墨,希望要一笔投资。

他说他看了山河公司拍的几部明朝背景的电视剧,觉得这个故事市场不小,正好山河公司也没有立项过朱棣时期的故事,所以他就想拍一部从朱棣到朱祁镇时期的电视剧。

周墨认可张廷的想法,但是不认可他带过来的剧本。

《大明风华》在前世播出的时候,流量不小,争议性很大。

电视剧半段,讲述了朱棣一家五口相爱相杀的过程,既有阴谋算计,也有父子亲情。

整体风格比较明显,偏向传统历史剧。

而电视剧后半段,自朱棣死后,电视剧的主视角从朱家五口身上,转移到了电视剧的女主孙若薇身上,讲述她自丈夫朱瞻基(明宣宗)登记后,从贵妃升至皇后,再到太后,所经历的一系列斗争和故事。

很多观众看待这部剧,就像在看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部小说。

不过这其实是一种必然。

《大明风华》并非原创剧本,而是改编作品,其原著为女频小说《大明皇妃孙若薇传》。

看名字就知道,这本小说的主角正是孙若薇,主线也基本上全程跟着孙若薇走,而非前期充满欢乐的朱家五口。

朱家五口的剧情,属于张廷和其他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

从质量上讲,张廷改编的水平相当不错,围绕朱棣祖孙三代展开的细分,在当前整个圈内也算独一份。

但把朱棣祖孙三代的戏和孙若薇的戏前后承接,只能说张廷两种观众都想要,最后又什么都没要到。

一开始,用朱家祖孙三代吸引来的客户,在朱棣去世,孙若薇上台之后纷纷弃剧。

而奔着原著来的观众,大概率不可能等到三十多集后,朱瞻基登基,孙若薇成为皇贵妃之后再开始看。

“我跟张廷的情况又不一样,我的目标观众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而张廷居然想在一部剧里吸引两拨观众,他这剧能好才怪了。”

大甜甜反问一句:“所以,这就是你让他删减剧情的原因”

周墨摇摇头:“我可没直接让他删减剧情,而是跟他探讨了一下剧情,建议他把重心放在一处,要么就去拍朱家祖孙三代,要么就去拍孙若薇,而不是搞嫁接,容易出问题。

最后是他自己觉改变主意,决定把重点放在朱家祖孙三代的明争暗斗上,所以就删掉了朱允炆的相关剧情。”

大甜甜愣了一下,“朱允炆的剧情线被删掉了”

“对啊。”

“这条线按理说其实还算重要吧,历史上不是说朱棣为了寻找朱允炆,还特地派人出海找他,所以后来才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

周墨思考了一下,解释道:“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原因有很多,不单单是为了朱允炆,咱们姑且不讨论。

就说《大明风华》里的朱允炆吧,他存在的主要原因其实就两个,一个是引出女角色,另一个是丰富朱棣的形象。

第一个就不说了,第二个原因,剧本里多出写道朱棣后悔对建文相关人员的杀戮,这样其实真没什么必要。

朱棣作为马上皇帝,并且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人,能力已经非常顶尖了;而朱允炆作为六神装出山却把自己活生生玩死的人,把二者放在天平两侧,就是在开玩笑。

所以,不如直接删了后续搜寻朱允炆的一系列剧情,再把故事整体的剧情线再往前提一提,从朱棣造反前开始。”

大甜甜顺着周墨的思路想了一下。

《大明风华》的原剧本她看过,对里面的剧情还算熟悉,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她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只是具体的不对劲并没有反应过来,后来被周墨一提醒,也就反应过来了。

现在,《大明风华》被周墨这么一改,基本上就彻彻底底变成传统历史剧了……

大甜甜突然反应过来,《大明风华》和他印象中的传统历史剧还不太一样。

朱棣祖孙三代之间的剧情,很明显添加了一些喜剧因素,这是过去一些传统历史剧不怎么具备的内容。

“《大明》中,朱家五口人互相算计,斗智斗勇的剧情,真的能够让观众满意么会不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够严肃”

“其实还好,虽然章老师说过,改编不是瞎编,戏说不是胡说,但除去原有的,和朱允炆相关的内容,《大明》对朱家祖孙三代矛盾的改编,其实是有历史根基的。

朱棣确实跟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疾’之类的话;朱高煦也确实多次起过夺嫡的想法,朱瞻基最终也确实把他二叔给做成了瓦罐鸡。

既然改编是有迹可循,剩下的就看演员们的能力了,适当的喜剧可以提高电视剧的观赏度,以张廷的能力,搞定这方面应该没问题。”

大甜甜微微颔首,问出自己最后一个问题。

“那《大明风华》的剧本既然去掉了朱允炆的内容,最后的剧情到哪里还是大明留学生么”

周墨摇摇头,表示否决。

“不,已经没那个必要了,堡宗的故事看起来太恶心人了,但凡一个喜欢看前期朱棣三代故事的观众,就绝对接受不了朱祁镇整得哪些活。

送人头,叫城门,还给王振立庙……”

大甜甜眉头一皱:“王振是那个在土木堡之变中表现很‘突出’的太监么”

“对,是他。”

大甜甜不是很明白此举的操作:“不是,他就算重新夺回了帝位,不也应该把责任全部推给王振么,然后把自己摘出去么为什么会给王振立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搜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