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搜读小说>科幻小说>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番外·后世考古(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后世考古(下)(2 / 2)

集体的沉默中,屋内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接到了一通电话。

不多久,一间特级保密会议室内。

数十名来自国家航天局、科技部、文物局、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地质学家、天文学家、材料学家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和顶尖专家们全都齐聚于此。

凝重到有些诡异的氛围中,林院士一脸沉重的说道:“各位,经检测,这块刻石确实是秦代的。”

这话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越发的诡异了。

“既然刻石是真的,我提议立即开展专项探索!”航天局总工程师赵志明率先打破沉默,沉声道:“虽然目前没有证据,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秦朝的科技水平或许远超我们想象。”

“且刻石上提到的南天门基地,与我们现在的南天门计划名称相似,这难道仅仅是巧合?”

“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应该尝试,毕竟人类的重大发现,往往始于大胆假设。”

深空战略局副局长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我赞同,即便刻石上写的九成九是个笑话,探月工程至今也未发现任何相关迹象,但我们不能因为内容离奇就否定一切……”

“仅因为一段真假未知的文字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李将军眉头紧锁,“风险太高了!而且目前我们的航天任务排期紧密,嫦娥系列探测器都已有明确科研目标,若贸然改变计划,可能会影响整个探索进程。”

“探索计划必然需要巨额资金,钱从哪里来?”财政部长看着所有人,问道:“是压缩其他项目的预算,还是申请专项拨款?如果最终一无所获,如何向国家和人民交代?”

“这块刻石的年代虽然没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位「北地郡首富」当时还只是九卿之一,掌管的也是外交与一座学府,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秦朝也正处于百家刚刚争鸣的时候,科技还没有爆发式的喷发,就连冶铁技术都还不是太成熟,她哪来的「歼星舰」概念?”秦史专家李教授有些激动的说道。

“除非,她接触过某些超前的思想!”科技史研究员张教授开口道:“在她之前,墨子和公输班都曾致力于研究能飞行的器具,还有邹衍的大九州说……”

“但那都是理论!”李教授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当时一个九卿官员,凭什么能把这些幻想变成刻在石头上的计划?还详细到要人转账才能解冻?”

“或许……这位女官是故意刻下这些荒诞内容,来憧憬当时某些不切实际的科技幻想?”有人迟疑道。

“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她要留下自己的名号?就不怕后人当真?”有人叹气。

“呵呵,也许她就是在等我们当真。”张教授忽然笑了,“如果两千年后真有人按她说的去做,甚至为此登上月球,这不正是她留给历史的最大玩笑吗?”

众人听此,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摇头苦笑。

所以,结论是……这位北地郡首富女士,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科幻段子手?

会议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一直静静聆听中军委张老这时也缓缓开口,说道:“我理解大家的顾虑,风险确实存在,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

“此次,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是盲目行动,而是以科学为依据,以谨慎为前提。”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探索都将是我们对历史、对未来的一次郑重回应。”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会议最终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由钱院士牵头,组建一支跨学科的顶尖研究团队。

地月探索同步进行。

其中,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负责深入解读秦时的所有相关文献记载,尽可能寻找任何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

天文学家、地质学家以及人工智能专家则利用月球的地质构造、天文现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各方面信息,构建寻找模型,预测秦南天门基地可能存在的位置。

在探测技术方面,也需要研发新型的探测设备。

要利用更高分辨率的雷达探测技术,对月球背面的熔岩管洞穴进行全方位扫描,寻找异常的地质结构或信号。

同时,开发能够在狭窄复杂的洞穴环境中自主导航、探测和取样的小型化、智能化探测机器人。

如今国家已经在月球背面的熔岩管洞穴内建成了占地一点二平方公里的3d打印工厂,为了提高寻找效率,这个基地设施也是必须充分利用起来的。

为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线索,在寻找过程中,也得采用网格化搜索策略,先将月球背面的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按照顺序逐一进行探测和排查。

而此次行动,名为——寻月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搜读小说